新聞

03/08/2020

本港檢測供不應求,港府向內地尋求援助,有本港專家指出,若本地測試界及生物科技界未能參與這次全民檢測,明言是個遺憾。亦有港商表明有意協助香港增加樣本的檢測量,已攜帶五萬劑測試劑來港,未知能否在港使用,仍在等候當局的報告。

港商五萬試劑 待批使用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對本報說,假如香港測試界和生物科技界沒能參與這次全民檢測,將會是個遺憾,而業界透過參與檢測工作後取得經驗,若再爆發下一波疫情,亦可以減少外援,香港政府也會有信心,做到自我全民測試,不需要等待外界的支援。

  曾留在武漢協助滯留確診港人的港商、武漢亞心總醫院董事長謝俊明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出,有意協助本港增加樣本的檢測量,已攜帶五萬劑測試劑來港,仍有待當局的報告說明能否在港使用。

  謝表示,已聯絡香港的私人化驗所,有三至四間化驗所表示有興趣合作,細節仍在協調,期望最快可以在本月中開始工作。

  此外,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政府化驗所原先的設定只能應對季節性流感,現時爆發大規模疫症,即使全日二十四小時運作,也難以應付龐大需求。他稱:「香港嘅檢測(速度)係慢,已經做到踢晒腳,有病人等咗兩、三日都入唔到院。」引入內地支援隊有助加快檢測速度,盼外界不要有無謂揣測。

26/07/2020

  疫情持續惡化,日日爆幾十宗源頭不明個案,隱形患者遍布社區,但本港化驗供不應求,情況堪憂!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建議,聚合民間力量,以「混合樣本」的檢測方法,實現全港七百萬人檢測。他有信心用三星期時間找出潛在病人,令社會回歸至零確診狀態。他透露,現已有大學、科技界、檢測界人士參與,並已向香港特區政府遞交建議書,申請資助約10億元,希望當局給予「綠色通道」。

  身兼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北京大學感染病研究中心的于常海教授解釋,「混合樣本」檢測是將10個、30個,甚至100個樣本混合一次過檢測,一旦發現有陽性個案,才會逐個覆檢,這樣便可大大減低檢測成本和時間。

22/07/2020

20200722 banner 2

香港疫情嚴重,早前流出衞生署檢測中心的深喉樣本,被放滿走廊的片段,令人擔心香港的病毒檢測超負荷。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于常海提倡以民間自發的方式,以「混合樣本」的檢測方法,達至「全民檢測」。

過程由生物科技界、檢測界、大學、實驗室等民間協作主導,目標是自負盈虧,以極低價格鼓勵市民全體檢測,盡量發現社會的隱藏個案,令市民心安。

于解釋「混合樣本」檢測即是將被檢驗者分成多個小組,小組的樣本被混合一次過檢測,一發現有陽性個案才逐個覆檢。「混合樣本」可以大幅節省檢測的成本及時間,現時美國、德國及中國大陸都已採納。他透露業界正商討細節,希望政府給予協助,「科學家希望替政府、市民解決問題,絕不是撈油水!」

22/07/2020

20200722 banner 1

本港武漢肺炎第三波爆發,確診個案已破2,000宗,不少⼈因憂慮中招⽽擁往 私家醫院做病毒測試;衞⽣署實驗室亦被拍到滿地樣本瓶有待檢測,究竟現時 香港是⽤哪些檢測⽅式?隨疫情發展能否再增加檢測量?《蘋果》找來專家為 ⼤家拆解。在疫情嚴峻,化驗供不應求情況下,有專家建議為低風險市⺠進⾏ 「混合樣本」測試,⼀旦發現陽性反應才再拆開檢測,有助簡化流程縮短化驗 時間。

Free Joomla! template by Age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