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30/05/2021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昨日舉辦論壇,探討大灣區的發展及機遇。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高永文表示,期望大灣區逐步放寬「港醫港藥」北上,讓港資醫療機構可在內地落地。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昨在電台節目亦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相當受歡迎,已增加與創科有關的職位,未來可能擴展計畫到其他城市。 

早前「港澳藥械通」以試點形式,率先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展開。食衞局前局長、全國政協委員高永文昨日表示,近年不少港資醫療集團正逐步開拓大灣區市場,但由於內地法規要求所有藥物均須在內地作臨牀研究,並在審批後才獲准使用,因此港資醫療機構只能使用同款或仿製藥物。他期望,計畫可擴展至其他港資醫院。

30/05/2021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论坛探讨协同与整体发展潜力

由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论坛”29日在香港九龙塘生产力大楼会讲厅举行,论坛以“世纪疫情下,大湾区生物科技之协同作用与整体发展潜力”为主题展开探讨。

29/05/2021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今(29日)舉行論壇,討論大灣區發展。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全國政協委員高永文希望港府與內地盡快推行「港醫港藥」政策,讓內地港資醫療機構可使用香港藥物。

另外他提到,港人對電子科技,例如電子錢包、電子道路監察等的接受程度較內地低,要發明「敏感藥」,消除港人對電子科技的「過敏」。

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于常海稱,國家提出建立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定位清晰,香港具科研及國際聯繫的優勢。他又指,業界憂慮「黑暴」或影響人才來港意欲,因此支持訂立《港區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

18/05/2021

本地化驗所一般均會向香港認可處申請,獲取HOKLAS認證。

審計報告最近揭發香港認可處的新冠病毒檢測認可推出近一年,僅五家實驗室獲批認證。有行內人士直指,究其因是認可處的香港實驗所認可計畫(HOKLAS)「做唔切、效率低」,疫情爆發初期更一度停工致延期評估,加上有能力評核的專家「十隻手指數得晒」,審核需時。現時二十六家獲官方認可做新冠檢測的化驗所,雖已取得HOKLAS或海外認證,惟專家直言「其他測試過咗,唔代表合規格做新冠」,衞生署承認少於一半機構獲第三方認證做新冠檢測,「補鑊」要求所有化驗所今年底前取得相關認可。

香港認可處去年四月起在HOKLAS計畫下,推出新冠病毒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測試認證,讓有需要的醫療實驗室申請認可,不過審計署發現截至今年二月,僅五家化驗所獲批認可,認可處稱另有十一家化驗所的申請有待處理。審計報告建議,負責認可處的創新科技署應加強推廣有關服務。

有關建議似乎暗示HOKLAS的認知度不夠高,但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形容,認可處認證過程嚴謹,HOKLAS在行內亦廣獲認可,加上澳洲國家檢測協會(NATA)即將不為本港化驗所做認證,相信日後有不少化驗所會轉投HOKLAS。

10/05/2021

各地出現新冠變種病毒,法國變種病毒更可以逃過核酸檢測,令各國外防疫情,備受考驗。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表示,一旦發現法國變種病毒傳入,本港需要改變檢測策略。

香港電台《城市論壇》討論變種病毒問題。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于常海在《城市論壇》表示,變種病毒變化得太厲害,關注現有檢測試劑能否檢驗得到,擔心會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問題。

Free Joomla! template by Age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