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01》2025年9月10日
《BIOHK2025香港國際生物科技論壇暨展覽》今(10日)在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展期為期四日,匯聚數百家參展商。作為第四屆盛會,大會邀請超過200名講者,訪客預計來自20個國家。主辦方指出,香港作為國家的對外窗口,將透過大灣區政策,促進人才、數據及資源流動,讓香港企業能善用大灣區的豐厚資源。本次大會的核心目標,正是推動生物科技在「官產學研投用」六大領域的深度協作。
開幕典禮邀請到多位重量級嘉賓蒞臨,共同為這場生物科技盛會揭開序幕,陣容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香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以及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教授等。
「BIOHK2025 香港國際生物科技論壇暨展覽」今(10日)在會展開幕,為期4日。
回顧與展望 築夢生物科技
在開幕典禮上,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教授率先致辭。他回顧了《BIOHK2025》四年來的艱辛歷程,並強調作為一個由志願者組成的非牟利機構,能夠連續四年成功舉辦這項大型會議,實屬不易,這一切都離不開背後團隊的支持。他同時又對在場的政府官員及業界領袖致謝,感謝他們對生物科技領域的深刻理解與支持。
于教授指出,本屆大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演講者已超過200人,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盛會。會議涵蓋了廣泛的生物科技前沿議題,包括創新藥、人工智能、神經科學、中醫藥、炎症,以及細胞與基因治療等。他特別提到與頂尖科學雜誌簽訂的合作備忘錄,未來將能邀請重要作者來港分享研究成果;此外,來自中國大陸頂尖大學如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院也給予大力支持,為香港生物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他亦提及,本屆大會特設多場科普講座,旨在向公眾普及生物科技知識。于教授最後強調,希望大家能透過這次大會,深入理解生物科技的發展,真正理解「在生物科技的進步下,活到『150歲』可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于常海致辭表示,屆大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演講者已超過200人,共同探討創新藥、人工智慧、神經科學、中醫藥、細胞與基因治療等多個前沿領域。
香港逐成為「超級樞紐」 競爭力在於為世界提供價值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亦在開幕禮上發表了致辭。他分享了在過去八年,其創立的GX基金會在全球開展人道、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的經驗。正正是這些經驗,令他深入理解了香港在國際間定位的演變。他指出,香港在近幾十年來,已從一個單純的實體門戶、平台,逐漸演變為一個積極主動、充滿活力的「超級樞紐」。憑藉其近兩百年來與全球建立的廣泛且不間斷的連結,以及已融入這座城市的開放精神,香港正扮演著連接中國與世界的超級橋樑。這種角色轉變尤其體現在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等新興領域,使香港具備將中國內地創新成果推向全球市場的獨特優勢。
梁振英續指,中國大陸的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但需要資金支持和全球市場。香港的價值在於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能夠匯聚資本,並利用其與全球的廣泛聯繫,協助這些創新產品從「零到一」再從「百到千」,走向國際。他強調,香港的競爭力不在於成本,而在於為國家以至世界所帶來的價值,並應持續緊跟內地發展步伐,以提升對國家與世界的貢獻。
梁振英致辭提及香港在近幾十年來在國際間定位的轉變。
科普啟發未來 迎接新紀元
為普及生物科技知識,展覽的最後一天(9月13日,本周六)特別設立為公眾日。本屆大會特設多場適合普通市民、家庭及學生的活動,內容涵蓋「生物科技科普講座」(揭秘RNA生命科技、野生大熊貓考察經歷、章魚智慧、人工視網膜黑科技等,激發好奇心與科學興趣)、「生物科技創富工作坊」(解析投資邏輯,教參加者挖掘「百倍股」機會,適合對財經感興趣的大眾),旨在向香港市民和學生傳達「何謂是生物科技」。這些活動不限專業、互動性強,適合市民與家人前來探索生物科技的奇妙世界,親身感受創新如何改變生活。
展覽的最後一天(9月13日,本周六)為公眾日。本屆大會特設多場適合普通市民、家庭及學生的活動。
原文:点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