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022
專家驗24款快測包 政府派品牌4款上榜
目前香港疫情嚴峻,而政府已經承認市民自己使用快速測試劑的結果。但是,市面上的測試劑種類繁多,價格和功效差異大,市民難以比較和選擇。為此,香港生物科技協會、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聯同多位專家,对市面上的二十多種測試劑進行了科學、客觀的測評,按照其「靈敏度、特異性、穩定性」等指標,列出性能較好的測試劑,供市民參考。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香港生物科技協會顧問黃英豪,3月13日聯同香港生物科技協會、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舉行「測試劑功效比較」線上發佈會,出席的專家有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教授、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會長盧毓琳教授、分子檢測科技專家曾瑞英博士、香港生物科技協會司庫兼副主席蕭文鸞教授及副主席李天立教授等。
2022 年 1 月 24 日,團結香港基金呼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立即解決香港住房供應短缺問題,解決三個層面的痛點:發展程序繁瑣、政策執行效率低、社會輿論相互矛盾。報告提出23條詳細建議,旨在短期內加快房屋供應,減少公屋輪候時間。
26/01/2022
生物科技專家于常海解讀,香港遭雙毒株衝擊民眾如何安度春節?
最近Omicron來勢洶洶,在世界很多國家幾何式爆發,香港好不容易守住的80多天本地零感染也被突破,以防蔓延,嚴謹的防疫措施正在進行中。較早前鳳凰網香港號陳笺邀請生物科技專家于常海網上的訪問,解讀 "香港遭雙毒株衝擊",也解析 "為何世衛建議放開旅遊限制",來探討幾個相關核心提要。(鳳凰網香港號主持人:陳笺)
29/07/2021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香港生物科技協會(HKBIO)前常務副理事長鄭漢其教授於7月12日因病於家中逝世。
茲定於2021年8月7日(星期六)下午5時在大圍寶福紀念館地下寶福堂設靈,2021年8月8日(星期日)上午11時大殮儀式,12時辭靈隨即出殯舉行火化禮,沒有特別的宗教儀式。
謹此訃告。
09/06/2021
市民打了疫苗後,若接受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代表接種了兩針疫苗,或者曾受病毒染疫。不過,個別人士打針或染疫後,身體是不會產生抗體的。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于常海教授表示,其實驗室約三十名打了針職員,早前檢驗自身的抗體水平,發現年輕員工的抗體水平不錯,但一名長期服藥員工的抗體水平相當低,接近「無抗體」。他指,業界正研究市民打針後,一旦感染病毒,記憶B細胞能否辨識並作出反應。于教授強調,「打針一定有用過唔打」,只有極少數人不產生抗體。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亦稱,現階段不能以抗體水平來決定保護性,細胞免疫也與保護有關,而人體打針後會否出現抗體,因人而異,視乎個人身體情況及暴露於病毒的程度及時長。除了特殊醫療需要,一般市民是不需檢驗抗體水平。